公众号

        

抖音

快手

辽宁登海种业有限公司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光谷联合科技城                B16-2号

位置:沈北新区四环与七星大街交汇处北400米

电话:024-86204658

公司邮箱:lndhzy@163.com

 

 

 

辽宁登海种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沈阳 辽ICP备17021263号

新闻中心

>
>
>
从玉米地里走出来的国家主人

新闻搜索

搜索

从玉米地里走出来的国家主人

分类:
公司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
2015/12/23
【摘要】:
莱州市,作为渤海湾畔的一颗明珠,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改革开放的今朝,又升起了一颗科技新星一一李登海。他曾点燃了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圣火,先后培育成22个”掖单系列”高产玉米良种,创夏玉米亩产世界之最,累计增加社会效益高达300亿元之多,被誉为“中国紧凑型玉米育种之父”。1993年,当他当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时,人们称他是“从玉米地里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人”!敢问路在何方1966年秋
莱州市,作为渤海湾畔的一颗明珠,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改革开放的今朝,又升起了一颗科技新星一一李登海。他曾点燃了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圣火,先后培育成22个”掖单系列”高产玉米良种,创夏玉米亩产世界之最,累计增加社会效益高达300亿元之多,被誉为“中国紧凑型玉米育种之父”。1993年,当他当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时,人们称他是“从玉米地里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人”! 敢问路在何方 1966年秋,初中毕业的李登海回到了养育他的故土一一西由镇后邓村。他无视那场政治大动乱,立志扎根于土,服务于农,走自己的路。1970年,李登海参加大队农科队,继而出任农科队队长。从此,便迷上了科研这一行,一身扑在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上。当时,后邓村乃至整个胶东的玉米亩产都低于小麦,农民群众百思不得其解,感叹说:“大粒的(玉米)打不过小粒的(小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72年他第一次在试验田里试种了自交系间玉米杂交种,日复一日从早到晚都可以看到李登海和他的伙伴们的身影。科学与汗水带来了收获,1973年李登海的夏播玉米亩产量达到620公斤,消息传开,全县震动。 就在这一年,他抱着向世界玉米高产高峰冲击的志向,走进了莱阳农学院的大门。他抛开了“政治运动,”一头扎进书本里,专心致志地学习玉米育种和栽培原理,在教室前种了一块玉米,边学习边实践。教授刘恩训慧眼独具,对他更是百般栽培,学成回乡时,又送给他从大西洋彼岸带回的20粒美国杂交种“XL80”等分离自交系的基本材料和其他若干育种材料。他如获至宝,带回家乡,开始了新的一轮育种实验,于1978年研育成功“掖单1号”,大田示范比当时推广的“丹玉6号”抗病性强,品质好,产量高出41.4%。他想,如果全县都种上这样的新品种,在不增加肥料和人工的情况下,全年一季就可增产玉米5000万公斤,那将是多大的社会效益!为国家增产粮食的责任感和赶超美国先锋种子公司1250公斤目标的决心,促使他于1978年秋下海南,冒着高温高湿,租地开荒,加速繁育自交系和配植新的高产玉米良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五年六代的精心选育,于1979年,紧凑型玉米“掖单2号”宣告成功,亩产高达776.6公斤,首创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之后,通过合理密植,其单产又创824,9公斤和903.6公斤的新纪录,引起全国轰动,全国玉米育种界和栽培界的专家,纷纷前来观摩考察。从此,李登海更是一发而不可收。 不为成绩遮望眼 李登海在玉米育种与栽培上获得的成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党和人民也给予其深深的回报,1983年,他被破格晋升大农艺师,次年又由一个农民转为国家正式干部,出任县科委副主任,随后全家人也都“农转非”。对于从黄土地里走出来的人,无疑是平步青云! 然而,此时的李登海,其生命的全部已与玉米育种事业融为一体,他不为成绩遮望眼,毅然辞掉了在县(今莱州市)科委舒适的工作,又回到了后邓村,继续自己未竟的事业。期间,他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同意和支持,不向国家和集体要一分钱,于1985年4月创办起一个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于一体的我国第一个农业民办科研单位一一莱州市玉米研究所。继而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于1993年5月正式创建为莱州市农业利学院,下设玉米、小麦、蔬菜、果树四个研究所和一个负责推广经营的远征种子公司,八年间他先后五次刷新我国玉米高产纪录,1988年首次突破我国夏玉米亩产吨粮大关,1989年经农业部全国杂交玉米专家顾问组的专家和其他栽培育种专家的联合实地验收,14.999亩高产田平均亩产1008、59公斤,其实验面积之大、单位产量之高均世界之最,其中1、09亩的高产攻关田亩产将我国夏玉米从平展型品种的700公斤的高限产量提高到1096.29公斤,创世界夏玉米单记者:您好,李董事长,据我了解,您自1985年开始,为了把人生事业的具体目标进行高定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农业民营科研单位,首开了民营科技发展的先河,现在正在进行上市工作的运作阶段,而且您的目标是争取年底前上市,作为民营高科技企业,您认为上市的意义是什么?(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亲切接见李登海同志。) 李登海董事长(以下简称李):我先谈一下我们公司的创业发展过程。我是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农村青年,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体会到农业的重要性。五六十年代,我们公社农业科学研究的气氛很浓,经常有专家来讲课,耳濡目染,对农业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毛主席讲“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有志气、有报负的青年应在那里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些话教育激励我扎根农村,在这片土地上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决心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可以说这也是我的创业初衷。 我们国家的玉米品种经历了从农家种到杂交种到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演变过程。从72年开始,用了8年时间发现平展型玉米最高亩产超不过700公斤,我们通过培育紧凑型玉米,研究高产栽培技术,不仅突破了700公斤,而且提高幅度达400公斤。掖单13号创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1096、29公斤,国内春玉米单产最高纪录1455.1公斤。 90年农业部在莱州召全国玉米生产会议。我的科研成果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在学术上形成了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的理论。 在产业化发展方面,我们是国内种子行业中最早摆脱计划经济束缚,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育、繁、推、销一体化的企业,实现了 从科研到推广的良性循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搞科研的是农科院,大专院校,搞生产的是良农场,搞推广的有推广站,搞经营的有种子公司。四个部门各自为政,互相脱节,极大地制约了种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下,虽说大家都搞成果推广更快,但就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它强化了国 有科研单位和种子公司的惰性,影响了整个行业的竞争与活力。一个种子几十家甚至成几百家种子公司在生产经营,无偿使用别人的科研成果。产权得不到保护,产业得不到规范,中国种业如何能发展? 在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尤其是《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种子法》的颁布实施,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2000年出台的《种子法》是区别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里程碑,是区别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分水岭,是以权治种到以法制种的转折点。这对我们和世界接轨、走出国门,引进技术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是走向种子产业化的基础。这两个法律法规保护了育种者的合法权益,焕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受到广大育种者的欢迎。育种者可以有更多的经费来搞科研,加快了科研成果的出新转化,在法制经济环境下,种子行业得到健康的发展,在行业发展中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先进性。 我们上市是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将事业做大。对一个科技型企业而言,既然溶入社会就需要社会的支撑,通过上市融资来解决制约发展的资金问题。上市以后,在科研方面,我们将扩大科研规模,加快人员配置、科研设施建设的速度。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我们计划拿出600万元搞科研,根据全国玉米种植区对不同品种的需要加快科研步伐,加大育种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安排20—30个新品种试验站。在销售方面建立全国的销售网络,不断推出新品种淘汰旧品种。不断地改造企业、更新观念,使登海种业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抗争力的高科技型、高成长型的民营农业科技企业。 记者:李董,您现在是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之父。作为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